從今年下半年起,企業進口國家支持發展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的關稅,將從先征后退改為直接免征。昨天,市經貿委聯合海關、財政等部門對相關企業進行政策輔導,讓企業盡早享受到政策優惠。
市經貿委調研員蔡解民介紹,最近,國家六部委決定,對國內企業為生產國家支持發展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而確有必要進口的關鍵零部件及原材料,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但相應整機和成套設備的進口免稅政策被取消。同時,已實施了兩年的重大技術裝備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先征后退政策停止執行。
“企業在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期間,進口的重大技術裝備關鍵零部件及原材料,可以繼續享受先征后退政策。企業最遲要在9月30日前向當地財政部門提交申請文件,逾期將不予受理。”蔡解民介紹,今年7月1日至12月31日,企業進口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關鍵零部件及原材料的,可直接享受免稅政策。企業必須在10月15日前,向當地經貿部門提交申請文件,逾期不予受理。從明年起,企業應在每年的3月份,集中提交申請文件,一年申報一次。
蔡解民分析,此次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調整產品目錄17大項中,涉及我市的包括核電風電相關設備、高壓輸變電設備、大型船舶海洋工程設備、大型精密高速數控設備、大馬力農用裝備、生物醫療設備等六大領域,幾乎囊括了我市裝備制造業的所有門類,政策的實施必將對我市裝備制造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及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產生深遠影響。
從現有目錄看,對重大技術裝備所需的關鍵零部件的進口清單與原來相比有新的特點:門檻高、范圍小、品種少。就是說,國家鼓勵自主研發,目前國內已經可以制造且質量較好的關鍵零部件就不再上免稅清單目錄了,這對我市相關零部件制造企業也是一大利好。
此外,此前國家對重大技術裝備所需關鍵零部件進口稅實施先征后返政策,間接影響了企業的現金流動。
而調整后的進口稅將直接減免,對于符合條件的大型制造企業,一方面可以在進口成套設備所需關鍵零部件的稅金上省下一大筆支出,另一方面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爭取更多的國內用戶,可以說是雙重受益。
市經貿委投資規劃處處長陳玉明說,政策對于我市廣大制造成套設備的企業而言,是絕對利好,但部分功能部件企業將面臨更嚴峻的考驗。像我市核電風電配套產品、船用關鍵配套設備、部分通用機械設備等,起步時間晚,還無法與國外產品抗衡。這些企業應抓住政策剛剛實施的空隙,迅速調整產品結構,提升產品檔次,有條件的可以從功能部件向整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