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機床、機器人與自動化協會舉辦的EMO新聞發布會上,記者對賴世平博士進行了訪問,賴世平博士表示,自從他2003年開始就任ICE中國北京首席代表以來,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為很多國家帶來了很多的機遇。近年來,中國機床市場的需求不斷增長,意大利機床到中國市場的出口的不斷增長(該分析結果包括了直接出口與間接出口額)很好的證明了中國用戶對意大利產品的高度認可。意大利對中國的機床出口占到機床總出口的8%,總出口價值約30億歐元。 波音公司在意大利建有生產工廠,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曾組織中國的航空企業去參觀過,航空制造需要精密,意大利工業具有很好的精密制造的背景。中國航空制造企業也非常關注這一特點,雙方開展了很好的合作,共同成長,生產出更好的產品并促進相關研究工作更快發展。
意大利制造 意大利的制造企業中很大部分是家族式中小型企業,這些企業通常具有很長的歷史和專業性強的特點,目前很多企業已經由第三代繼承人接管,經驗豐富,管理完善。其機床產品的市場定位與意大利服裝類似,通常具有高技術含量的高端產品。意大利國土面積很小,但卻是世界第四大機床制造國家,世界排名第三的機床出口大國,是工業領域的強國。意大利機床產品能夠在德國等工業強國中暢銷多年,足以證明意大利機床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 在意大利有很多全球知名的企業例如法拉利、藍博基尼、菲亞特等發展也離不開機床行業的強盛支持。企業的發展策略是不斷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在研發方面投入巨大,確保產品的高效率,高精度。
意大利產品在中國市場 在中國市場上幾乎所有的汽車制造商均有意大利機床制造商的影子,在意大利機床剛開始進入中國市場時是通過外資企業來華,延續在海外的合作,而發展至今,很多國有企業也開始采購意大利的產品,這意味著真正本土市場迅速發展的開始。 就機床行業主要的用戶汽車行業而言,中國的汽車銷售與去年相比下降了10%-15%,而歐洲該數值達到了40%以上,而且,中國的下降實際上是增長的放緩但是市場依然在增長。 中國政府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大規模的政府投資將振興中國發展,盡快促進市場恢復。本次機床展意大利有50多家企業參展,有很多企業以前參展只帶了產品介紹資料過來,這一次將產品也做現場展示,對中國市場非常重視。中國市場是受影響程度最小的國家,而在危機中組織企業的合作項目將幫助更好的恢復。
關于本土化 意大利企業以往在中國的業務以銷售為主,現在伴隨市場規模的擴大已經開始展開項目合作,例如將能夠在中國生產又能滿足中國市場需求的產品進行本土化生產。本土化的進程與以下因素有關,首先,配套產業的逐步完善成熟;其次,國外生產成本過高,使產品失去競爭力將迫使企業進行本土化。但是,一些市場需求量不大,但產品檔次較高的產品研發制造將會留在意大利。這方面有很多例子,例如菲亞特集團在全世界都設有工廠,但旗下的法拉利產品的開發、生產全部在意大利。德國奧迪集團的藍博基尼的設計生產制造也全部在意大利完成。因此,一些需求量有限的高端設備也將繼續留在意大利國內。 |